書頁間的微光 |
|
|
|
“命運如洶涌暗流,一次次將他卷入深淵,他卻似倔強野草,在苦難的罅隙間深深扎根,向著光明奮力生長。”會議室里,柔和的燈光如春日暖陽,輕柔地傾灑在投影幕布上。同事小李正娓娓道來《活著》中福貴那充滿滄桑與堅韌的故事,那聲音,似潺潺溪流,淌進每個人的心田。 猶記得初到榆林項目公司的那段日子,我就像一株剛被移栽到陌生土壤的幼苗,在這片廣袤又陌生的土地上,滿心都是不安與惶恐。這里的風,裹挾著漫天黃土,如一頭莽撞的野獸,猝不及防地撲在臉上,連睫毛上都凝著細碎的沙粒,仿佛是生活給予的粗糙印記。工作中,難題如潮水般涌來,陌生的領域如濃重的迷霧,將我緊緊籠罩,讓我迷失了方向。每日看著同事們忙碌的身影,我仿佛是個被世界遺忘的局外人,與這熱鬧的氛圍格格不入。午休時分,我常常獨自蜷縮在角落,機械地滑動著手機屏幕,沉浸在那些快餐式的文字里,試圖從這短暫的虛幻中,尋得一絲慰藉,逃離現實的壓力。 在那個悶熱得讓人喘不過氣的午后,前輩微笑著將一本厚重的書遞到我面前。書的扉頁上,鋼筆字遒勁有力地寫著“與時間做朋友”,那幾個字,仿佛帶著某種神秘的魔力,瞬間擊中了我的心房。翻開書頁,路遙筆下的黃土高原,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壯麗畫卷,在我眼前鮮活起來。我仿佛看見孫少平在幽深的煤礦井下,揮汗如雨,那堅毅的背影,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格外高大;我仿佛聽見田曉霞在延河畔清脆悅耳的歡笑,那笑聲,如銀鈴般在空氣中回蕩。這里的每一寸土地,都仿佛被故事浸透,每一陣風沙,都裹挾著堅韌不拔的力量。當看到孫少平在歷經無數苦難后,依然選擇用閱讀來充實自己、照亮前行的道路時,我的內心深處,仿佛有一道光,瞬間穿透黑暗。我忽然明白,所謂成長,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,堅守著那一絲希望的勇氣,哪怕前方荊棘叢生,也絕不放棄。從那以后,這本書便成了我辦公桌抽屜里的秘密寶藏。每當工作陷入僵局,我總會輕輕翻開幾頁,書頁間的文字,就像穿透層層迷霧的陽光,溫暖而明亮,照亮我前行的方向;當疲憊與迷茫如潮水般將我淹沒,書中人物的堅韌與執著,便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,推著我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。 閑暇時光,我總愛帶著這本書漫步在黃土塬上。夕陽如一位神奇的畫師,將塬坡染成一片絢爛的琥珀色,美得讓人窒息。遠處,傳來放羊老漢那蒼涼而悠遠的信天游,那歌聲,帶著歲月的滄桑,在空氣中飄蕩。風,輕輕翻動書頁,那沙沙的聲音,與風聲交織在一起,仿佛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。合上書,我靜靜地眺望著這片古老的土地,心中豁然開朗。我突然懂得,孫少平的故事,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,更是無數平凡人在這片土地上默默奮斗的真實寫照。我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,以不同的方式,書寫著屬于自己的“平凡的世界”,每一個平凡的日子,都閃耀著奮斗的光芒。 如今,書脊已經微微泛黃,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。書頁間,還夾著一片干枯的柳樹葉,那是某個加班后的黃昏,我在項目公司院子里偶然撿到的。它就像一個獨特的書簽,記錄著那段難忘的時光。而項目公司組織的這場讀書會,更像是一個契機,讓我在喧囂中停下腳步,重新審視自己與書相伴的這段職場旅程。我明白,每一本書都是一座明亮的燈塔,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為我們照亮前行的漫漫長路。前輩當年的贈書,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讀物,更是一份飽含深情的溫暖期許。它讓我在黃土高原的風沙中,在平凡而又瑣碎的工作中,找到了堅守的意義,也成就了一個更好的自己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