灤平抽蓄項目立足“三個坐標” 拓展“黨建融合”新邊界 |
|
|
|
為將黨建效能嵌入項目管理全鏈條,灤平抽蓄項目從目標、載體、機制三個維度出發,打破黨建融合的多重壁壘,拓展“黨建融合”新邊界。 融通目標,實現“同頻共振”。一是保障質量安全。項目部在主廠房、主變洞與尾水支洞等高峰作業面共設置4個黨員責任區,由責任黨員在所轄區域內落實“黨員帶班制”隱患排查制度,使支部工作直接服務于安全管理。二是推動進度效益。項目部將“黨員突擊隊”定為包保節點工期的責任主體,將各工區的生產進度、成本管控、文明施工等情況納入黨員干部年度考核指標,根據責任區管理情況對相關黨員進行獎懲。 創新載體,開辟“多元陣地”。近期,由工程部策劃、黨支部協辦的黨員創新工作室“創智坊”正式完工,用于定期開展技術研發、工藝升級、節能創效、人才培養等活動,促進青年員工思想與技能的雙重提升。為打造線上學習“云課堂”,黨支部聯合工程部與安環部,組建面向協作隊伍的“綜合工區黨建學習群”。通過每日在群內分享黨風黨紀知識要點、黨建視頻講座、黨史知識闖關游戲二維碼等,使工人們隨時隨地進行“掌上學習”。據統計,各分包隊伍工人學習覆蓋率現已從38%提升至65%。 完善機制,落實“過程保障”。一是“黨建+教育”個性化。為提升思想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,項目部根據不同崗位、不同職級的員工制定“差異化”教育方案,分層分類分時段進行黨性教育,并將主題教育開展情況列入生產周例會的會議議程。二是“黨建+技術”常態化。為針對性解決巖臺開挖、巖壁梁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難點,黨支部成立“黨員攻關小組”,定期配合工程部開展技術幫扶、現場面授等活動。近期,由黨員攻關小組成員與技術部青年骨干共同申報的實用新型專利——《一種移動箱式變壓器安裝平臺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